2015-10-23 10:07:00 来源:搜狐焦点网
教育地产,言下之意,就是房子周围有一所比较好的学校,可以去入读。很多家长为使孩子不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不惜花费重金购置一切属于教育质量好的小学学区的房产。另外,一些重点中学附近的房产也会收到学生家长的青睐,比如苏州新区实验中学教育地产的走俏,在学校附近购买房产居住,将有利于家长管理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孩子也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
家长争相热捧教育地产
教育地产政策
即使是在同一个城市,各个区对“就近入学”规定也有所不同,也就是说教育地产政策多种多样。因此对于购买“教育地产”的购房者来说,在购房之前一定要事先了解清楚政策上的区别。如在广州,有些名校因为生源过剩,对“就近入学”招录的学生户口转入时间做出了限制,这些因素使得孩子无法入读心仪的重点学校。还有些学校在招生时会对入住时间进行硬性规定,如上海,有些学校对每年新招收的生源户口迁入时间要求提前3年。
对此,专家建议一定要在购房之前到该区域学校就此事详细咨询,包括入学的年限、同一套房的名额标准等,确定自己的购房行为和学校入学要求相吻合。所以,家长要购买方产的同时要了解学校入学要求以及房产的新政策。
教育地产政策需了解
政策背后:教育不公平仍然存在
划分学区本来是政府调整教育资源分配的一种手段,以期达到各区域教育资源相对公平的目的。然而,市场通过价格机制配置优质教育资源,使教育资源分配变得不公平。
“择校”风盛行时,“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不公平”成为众矢之的。而学区划分一时间似乎解决了教育不公的问题。通过学区的划分,学生都能就近就读名校或者重点学校。而事实上,学区划分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教育不公,仍然是个问题。
教育地产政策的本质是把教育资源和商品住房挂钩。这种捆绑式流通在提高优质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也考验着不同家庭钱袋的深度。教育地产的价格让穷人“望楼兴叹”,选择权利受限,而富人则利用自己的经济优势购买教育地产并享受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这种选择机会的不平等导致享用的不平等,造成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从“择校”到“择房”,看似是教育资源的公平化扩大了,事实上,只是从一种不公平转移到另外一种而已。买不起教育地产就享受不到优质的教育资源的现象,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教育不公平。
教育地产原是教育分配的手段
购买教育地产须辨别
在教育地产日渐成为抢手货时,购买教育地产应该谨慎,切莫盲目追求。购房者如果想买教育地产,在购买之前应先到当地教育部门了解清楚,是否为所想的教育地产。每个学区并非一成不变,几乎每年都会有调整,今年这个地方属于该学区,明年有可能就属于另外一个学区,家长购房时要看清楚,免得买了房子后才发觉“上当”。
另外,一些楼盘在打着某重点学校的教育地产的口号时,对学校是否为其宣称的重点学校教育班底含糊其辞,购房者应该问清楚,并到相关部门查访清楚之后再做决定。购房者在购买教育地产时,还应对住宅附近进行调查,看是否具备有利于孩子学习、成长的环境。如果教育地产周围环境嘈杂,或者存在安全隐患,那么这样的教育地产就不要购买。
看了这些,你是否对如苏州新区实验中学教育地产之类的教育地产热捧有了更为理性的认识?选教育地产不能盲目从众,更重要的要从自身经济条件等方面进行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