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9 09:20:24 来源:新京报
明年集中对紫禁城所有城墙传统工艺加固;端门数字馆本月22日开馆;2020年故宫85%区域开放
故宫养心殿后殿。昨日,养心殿启动封闭大修,力求恢复清帝生活风貌。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新京报讯 (记者吴为)故宫最重要的景区之一,也是清八代帝王生活工作的宫室——养心殿,已启动封闭大修。此次大修,故宫将组建专业的工匠和研究者队伍,力求恢复清帝生活风貌。
昨日,故宫博物院宣布,将选址海淀区上庄南沙河畔的西玉河建设面积十万余平米的北院区。此外,故宫博物院端门数字馆也将于今年12月22日至明年1月17日期间开馆试运行,目前预约窗口已经打开,面向普通观众预约,可免费参观。
将恢复雍正后各时期的原状陈列
养心殿坐落于紫禁城后部乾清宫西侧,始建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是清代帝王使用时间最长的工作起居之所。从雍正帝开始,清代8位帝王长居于此,养心殿成为权力中枢,也是故宫最重要的景区之一。
“养心殿已有上百年没有大修,上一次维修是在35年前。”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养心殿区域的建筑长期以来未进行系统的修缮保护,保存现状较差,亟待系统整修。
另外,单霁翔介绍,养心殿可供参观的面积仅1000平米,较大瞬时承载量为541人,但在参观旺季的10:30至15:30时段,养心殿滞留人数经常超过800人,参观安全难以保证,参观体验严重降低。
据悉,此次大修,养心殿将恢复清代雍正皇帝以后各个不同时期的原状陈列。涉及现存各类室内外陈设1890件,包括铜器、玉器、瓷器、木器、书画、古籍等。大修期间,故宫博物院将联合首都博物馆开设养心殿展区。
力求“研究性修复”
恢复古建筑“八大作”
“过去我们招标,招标公司再引进施工队,而施工队则尽可能以最小成本进行施工,对文物保护将产生破坏性影响。”单霁翔说,此次养心殿大修,故宫博物院已向相关主管单位提出,不再像以往那样采取招投标的方式引入施工队,而是组建专业的工匠和研究者团队,力求进行“研究性修复”。
单霁翔介绍,故宫将建立官式古建筑传统工艺材料基地和工匠招募、考核与培训机制,探索多学科合作修复,力求恢复并延续养心殿区域的健康状态,改善文物保存环境与观众参观质量。
此外,故宫博物院还将尝试以养心殿大修为契机,计划恢复古建筑“八大作”,即瓦、木、土、石、搭材、油漆、彩画、裱糊的匠师培养机制,将文献研究、保护修复、检测分析、价值评估的专业梯队建设起来,为将来文物建筑遗产的保护储备新生力量。
■ 看点
城墙、宫室等将全面修缮
故宫博物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除养心殿大修工程外,还将对城墙、宫室和院落环境进行全面修缮。到2020年,故宫开放区域将从52%上升到85%。
据悉,故宫博物院内的彩钢房、木板房等临时性建筑达到了18000平米。目前,故宫方面已经对近半的临时性建筑进行了拆除,明年还将集中整治,并于2020年前将所有临时性建筑拆除。
为了扩大开放区域,方便观众参观,故宫博物院将调整5万余平米的不合理使用面积。未来,院方办公用地将全部搬到故宫西南部的红墙外。同时,故宫还计划把所有的水泥、沥青地面恢复成传统地面。
在故宫修缮过程中,院方在宫墙上发现了数处因年久而形成的空洞,城墙急需抢修。故宫博物院昨日表示,从明年春天开始,将集中对紫禁城所有城墙采用传统工艺进行加固。
“多宝阁”50件文物伸手可触
经过两年建设的故宫博物院端门数字馆昨日“亮相”,并将于今年12月22日至明年1月17日期间开馆试运行,目前预约窗口已经打开,面向普通观众预约,可免费参观。
端门数字馆的排名前列数字展览,以“故宫是座博物馆”为主题,分三部分展示:讲述“从紫禁城到博物院”的数字沙盘展示区;“紫禁集萃·故宫藏珍”数字文物互动区;“紫禁城·天子的宫殿”虚拟现实剧场。
数字展项包括数字书法《兰亭序》、数字绘画《写生珍禽图》和数字多宝阁等。在《兰亭序》展区,观众可点击屏幕中的“流觞”,用电子笔临摹王羲之书法,并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朋友圈。
而数字多宝阁则以9列2排共18块高清屏幕组成,精选近百件故宫典藏器物的高精度三维模型,构建一个虚拟的“多宝阁”。其中约50件文物可以伸手触摸、缩放,观看细节。
海淀“北故宫”2020年竣工
故宫选址海淀区上庄南沙河畔的西玉河建设北院区。“北故宫”项目北临南沙河,东至永丰路,西临上庄家园,南至翠微南路。主要建设文物展厅、文物库房、文物修复及修复对外展示用房、数字故宫、文化传播用房等,本期总建筑面积102000平米。
“北故宫”文物展厅展出的文物数量将是目前故宫博物院展出的数倍,计划每年接待观众不少于300万人次,将有效缓解故宫博物院的观众接待压力。
同时,“北故宫”内还将进行园林景观建设,为观众展示宫廷珍贵植物花卉养殖技艺。故宫北院区计划2020年10月10日竣工,建成后将与八达岭长城、十三陵、颐和园等世界文化遗产组成重要的文化旅游线路。